应对职场沟通阻塞的策略

Mikhail Nilov, Pexels
在任何组织中,沟通都是确保工作顺畅与营造健康环境的基础。然而,沟通阻塞却时常发生,导致员工之间出现不确定性与担忧。
组织是由拥有共同目标的一群人组成的地方。沟通本应成为连接成员之间的桥梁,但有时却变成阻碍信息流动的障碍。在一些员工害怕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下,沟通阻塞往往因缺乏有效渠道表达不满而产生。
最终,这可能引发办公室八卦和政治行为,造成信息失真、关系不稳定的工作环境。在许多情况下,员工害怕或不愿直接与管理层沟通。他们避免公开对话,因为担心会对职业生涯造成负面影响。这种恐惧最终形成沟通的断层,并被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所填补。
为了更深入理解并解决沟通阻塞,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审视。
害怕被不公平对待
组织中的沟通阻塞常常源自信息不明确和不确定。在这种情况下,员工可能因为对政策或制度的不同解读,而担心被管理层不公平对待。这种不安全感促使员工采取极端方式,例如寄出匿名信作为抗议。
传播学者 Harold Dwight Lasswell 强调了“谁对谁说了什么,并产生什么影响”的重要性。在此情境中,不透明的沟通正是阻塞的主要诱因。
为何会发生?
我们都听过“匿名信”这个词,通常指那些缺乏个人色彩、内容空洞、形式单一的信件。此处的“空洞”意味着内容单调、毫无生命力,也缺乏真实表达。
匿名信成为某些员工的武器,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安全的平台来表达不满。虽然这不是有效或道德的方式,但在他们认为别无选择的情况下,此举就成为一种“自我保护”。然而,这不仅无益,反而削弱信任,让沟通阻塞更加严重。
匿名信背后真正的核心,是对“安全发声管道”的需求。因此,组织需要营造一种氛围,让员工能够安心表达意见,不必担心负面后果。识别并解决问题根源,是改善沟通阻塞的第一步。
传播理论学者 Paul Watzlawick 提出过一句著名的话:“不可能不沟通。”在组织内部,即使员工选择沉默,不满情绪仍会通过错误的管道被表达,如匿名信。意识到沟通一直存在,并让其走向更健康的方向,是改善阻塞的关键。
透明与开放
建立开放的组织文化,是解决沟通阻塞的关键。开放的文化能让员工安心表达意见,而不必担心负面影响。透明沟通不仅能建立信任,也能促进协作与创新。
管理学者 Edgar Schein 指出组织文化有三层:
表层现象、价值观、基本假设。
要实现长期改变,就必须理解这三层,并与员工合作修改可能导致沟通阻塞的价值观与假设。
管理层需要把透明度作为优先事项。例如:
- 定期举行全员大会(Town Hall Meetings)
- 使用内部通讯、新闻简报
- 建立清晰的内部沟通平台
通过提供清晰、充分的政策信息,可以减少不确定性。
管理者也需要理解是什么让员工不愿公开发声——是管理方式?政策?还是组织公平性?
接着,组织需建立安全有效的沟通渠道,例如:
- 定期员工会谈
- 匿名调查
- 开放式讨论小组
目的只有一个:让员工感受到,他们的声音被听见,也会带来改变。
甚至工会或员工代表组织也能成为一个健康的沟通平台,避免不满情绪累积。
重建信任
信任是解决沟通阻塞的核心。通过透明的行动与一致的态度,管理层可以向员工证明,其决策是为共同利益而做出的。
组织中的每个人,都有责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。通过带着同理心倾听、真诚表达以及共同解决问题,我们可以终结“匿名信文化”,以建设性的对话取而代之。
通过这些步骤,组织能克服因员工害怕被不公对待而产生的沟通阻塞,并打造一个更具启发性、支持性、且促进成长的工作环境。
丹妮·坎德拉 (Denni Candra) 是一名风险管理与企业学习领域的实践者,拥有 15 年专业经验,专长于组织沟通、风险管理和学习发展。





